动力电池长期供需紧张,储能电池5年复合增速或超70%!

发布时间:2021-09-15 09:48:37 作者 : 段永强


从全球范围看,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政治正确的共识。新能源车在政策和需求的驱动下渗透率快速提升,光伏和风电的装机量持续增长、化学储能成本的持续降低,化学储能进入爆发加大了锂电池的需求。新能源车、储能行业高速发展导致动力电池供给严重不足,以中、韩为主的动力电池企业持续加大产能布局,以满足全球对动力电池的旺盛需求。近期某锂电池龙头N公司拟定增580亿继续新建动力电池引起了产业界震动,动力电池按照目前的扩产速度看,有效产能预计长期低于实际需求。


为力争实现碳中和,各国相继设立目标并出台措施。中国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中以传统能源为主,为实现碳中和进行能源转型,国家必须大力发展新能车、储能行业。


欧盟将实行更加严格的碳排放规定,优惠政策与处罚措施双管齐下促使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欧洲主要国家明确了于2030-2040年禁售传统燃油车的方案,强势推动汽车电动化转型,传统燃油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时代面临着在电动化浪潮中落后的巨大压力。大众、戴姆勒、宝马等传统龙头车企迅速达成共识,顺应电动化转型的汽车行业趋势,积极开发电动化平台,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生产销售的主要目标。


2021年8月5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令,设定在2030年美国新销售汽车中有一半为零排放汽车。2020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2.56万辆,汽车总销量约1447万辆,渗透率仅为2.25%。如果该行政令实现,新能源车销售量2030年将达到850万辆左右,对应10年年均复合增速为38.6%。东吴证券预计美国后续相关配套政策将加速推出,未来5年高速增长开启。政策支持叠加新车型投放周期,预计美国电动车未来5年复合增速有望超过55%(此前市场预期增速30%+),到2025年销量超过300万辆,渗透率达到15%。对应动力电池需求从20GWh增加至180GWh。



图片1.png


从行业规模来看,近年来,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长呈现稳中有升态势,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总装机量137GWh,同比增长17%。2021年一季度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48GWh,受益于去年同期疫情低基数影响,同比增长128.6%。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为143GWh,同比增长22%,预计2021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32GWh,2025年将达到615GWh,2021-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图片2.png

图片3.png


动力电池产能缺口分析。


广发证券按照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27%左右,分别测算未来5年全球动力电池产能的静态缺口、动态缺口和供需比例,可以测算得到如下结果:


动力电池供需预测.png


按照广发证券的需求和测算,未来几年全球动力电池均处于供给紧张状态,势必催生动力电池厂商更多的扩产计划。


从静态产能缺口角度看,2022-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将会出现30/273/628/1151GWh的产能缺口;即便从考虑了每年新增扩产的动态产能缺口角度看,2021/2022/2024/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仍然将会分别出现17/30/45/370GWh的产能缺口。


随着目前的扩产计划在2023年逐步落地,2023年左右的动力电池产能缺口有所缓解,但若仅有目前的扩产计划,2025年左右又将迎来大规模的动力电池需求缺口,这就为未来5年全球动力电池产能的持续性扩张打下了牢固基础,促使动力电池企业持续推动产能爬坡。


储能是风电光伏规模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未来5年复合增速超70%。


能源转型是实现碳中和关键的一环,储能可以通过能源调度平抑风光发电的波动保证电网稳定;电化学储能是未来最有可能成为主流的储能技术路径;储能行业的驱动力短期看政策,长期看电池成本下降;储能电池需求增速高,预计2020-2025储能电池需求复合增速为72%,预计2025年储能电池市场空间接近2000亿。


图片5.png

中国和欧洲的新能源车在政策推动下渗透率快速提升后逐步进入产品驱动,后续受政策影响大幅减弱。美国新能源车政策执行后进入快速成长周期,主要的汽车消费市场迎来了新能源车的快速成长周期。


储能经济性拐点已至,万亿蓝海市场空间广阔,且目前国内外多项支持政策密集落地,电化学储能发展空间巨大。目前的锂电池新建产能主要以中、韩企业为主,从目前规划看未必能够满足未来电动车的动力电池需求,供需矛盾预计长期存在。锂电池的扩产将带动锂电设备、锂矿以及盐湖提锂、锂电中游的需求大幅提升,长期看锂电池产业链作为高确定性的赛道具备非常确定的投资价值和成长性。


资料来源/参考:工信部、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东吴研究所、广发研究所等

图片